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權力風雲》作業

1.當政府不說真話,媒體無法報導真相,為什麼美國(以該片展演為限)仍是民主國家
因為當政府不說真話時,民主制度能限制政府官員任期,如果片中參議員的政策不被人民認可,下一次選舉就有可能喪失權力;當媒體無法報導真相時,民主制度也賦予人民言論自由,如果片中的記者報導的內容不符新聞倫理,那人民可以表達看法並組織團體帶給媒體壓力。美國的媒體監督組織Fairness & Accuracy In Reporting(FAIR)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長期透過刊物、節目、調查、撰文與行動,扶持媒體專業、監察媒體内容和運作、支持記者抵抗審查。例如,進行有系統的媒體内容分析,調查媒體偏頗的情況。
(來源:https://brighterafterdark.wordpress.com/2014/07/30/%e7%be%8e%e5%9c%8b-fair%e5%aa%92%e9%ab%94%e7%a4%be%e6%9c%83%e8%a1%8c%e5%8b%95-%e4%b8%8b-1986/)

2.當民主政體無助於改善種族關係和社會平等,民主仍是值得追求的?
我認為是的,儘管民主有時無助於改善種族關係及社會平等,但卻是相較於威權及其他政體來講更好的選擇。邱吉爾有句話我很贊同:「民主是很糟糕的政府型態,但比任何其它存在過的型態都來得好。」
從種族關係來說,有研究顯示,社會衝突發生率在同時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的國家中最低(10%),在既未實行政治改革也未實行經濟改革的國家中最高(48%)。處於中間的是那些僅僅實行了單方面改革的國家:22%實行政治改革的國家和14%實行經濟改革的國家存在高度社會衝突。研究結果表明,從原有的政治和經濟體制轉型為資本主義民主制的國家減少社會衝突的可能性最大,即使在少數族裔控制市場的國家也是如此。
再從社會平等來看,世界上被認為比較平等和公正的國家中,大部分是民主國家。其中,最平等和公正的是北歐的社會民主國家。多黨制下的政治競爭,定期的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媒體和輿論的監督與壓力,以及民間社會的政治參與,都為民主政體不需通過革命來進行自我改造提供了必需條件。民主制度下人民會檢討、修正並進步,雖然不夠好,但比其它已知政治型態都還要好,所以在更好的政體出現前,我認為民主仍是值得追求的。
(來源:https://www.americancorner.org.tw/zh/ejournal-pdf/201101-markets-and-democracy.pdf p25~28,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focus_on_china/2012/07/120709_cr_china_bypeiminxin)

3.當政治學遠離向學生說真話、無助於探究真實(甚或成為遮蔽工具)和改良社會,這個古老學科是否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我認為不然,學習前人累積的政治學知識是邁向政治學實際應用的基石,而實際應用也就是找到符合我們的世代的合理政治制度和共同的政治理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