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期末考卷

1.《華盛頓大樓》系列(四篇)如何展演了什麼樣的臺灣知識與臺灣人圖像?(評分重點:切題、引證、結構)
華盛頓大樓系列反映出1970~1980年代台灣島內的跨國公司、城鄉關係、勞動人權、民族尊嚴、性別歧視與不平等、階級偏見、國際情勢等狀況所交雜而成的台灣人圖像。
        1965年時美國正式介入越戰,台灣也順之成為美國的後勤補給站,不但提供物資補給、飛機維護,也是美軍的度假休閒中心。大量湧入的美軍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除了為台灣日後的經濟起飛奠定基礎之外,也帶來不少問題。像是色情產業、毒品、性病,還有強勢的美式文化。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的全面入侵也在日後造成台灣人民族自尊喪失的問題。不只如此,那時候的社會氛圍是「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似乎不是最重要的,能進入外商公司工作,達到「他們」的標準才是成功的象徵。「台灣價值」早已在商業興起之後出現轉變,大量的商品透過強勢的行銷手法進入並改變台灣的社會結構,讓國與國之間開始出現共通點,甚至越來越相似、單一,也逐漸摧毀台灣人的民族性。
        1970年代台灣的工業經濟看似飛速成長,但同時農村的經濟危機和工人受到剝削的不幸事實卻也成為台灣內部真實的生活問題。高度的經濟成長下是過度的勞力密集和人力的過度奴役,因此出現了財富愈趨集中、貧富差距拉大、物價上漲、失業人口增加等等的社會問題。佔當時人口結構多數的農民及勞工病媒也隨著經濟成長而跟著富裕,反而得利的是少數的資本家及國營事業,真正的血汗勞工卻必須面對工作報酬和薪資不成比例、工作環境惡劣、安全不受保障等等的問題。而農村人口的大量外流除了造成當時留守農村的僅是一些無法改行轉業的老弱婦孺之外,也讓當時以加工出口為主的工業區人口暴增。這些預期外大量湧入都市的工人,在沒有完善的勞動法律的保障下,迅速成為都市中的貧民階級和資方「低工資高投資報酬率」的對象。資本家大量僱用工資待遇比男工更差的女工或童工,又因當時的戒嚴令,讓工人沒有罷工的權利,進而增長了資本家囂張的氣焰。我覺得這也是至近為何勞工階級一直沒有真正受到保障、卻遲遲沒有替自己發聲的根本原因。

2.請根據《人鼠之間》、《送報伕》、《牛車》等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設身處地,並善用政治學,撰寫公開信一封(自設收信者與發信緣由),以說服窮苦大眾,切勿自相殘殺,唯有團結友愛,才得改變眼前境況。(評分重點:切題、參照、善用)
我是《牛車》中的楊添丁。
給那些同被「日本物」剝奪生存途徑的台灣同胞:
        以前輕輕鬆鬆就能賺到一圓,是曾幾何時,過著天一亮就出門、晚上無法好好睡覺、每天忙到沒時間吃飯卻依然只有少少的三十錢?以前米價雖高,卻不用擔心米桶會空,隨時都有熱騰騰的白米享用。可現在呢?米價便宜了,卻每天為了米煩惱、而米桶裡的米永遠是涼的。以前牛車都走路中間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連路的使用權都沒有了?不僅如此,走在路上還可能隨時被大人罰錢。這是我們台灣人的土地,憑什麼我們在自己土地上過的生活卻是越來越差?這些情況不都是從「日本物」入侵才開始惡化的嗎?但令人不解的是,為難我們的除了這些大人和機械奴之外,更多的是我們台灣人自己啊!趕上日本的汽車流行後,個個西裝筆挺,瞬間就看不起之前共同用牛車打拼生活的同胞。貧窮人何苦為難貧窮人?因此我呼籲台灣人們,共同抵制日本物、堅持使用牛車,島內的所有經濟作物全部使用牛車運送,所有參與這個抗爭的台灣人將可以和大家一起均分收入!保證大家團結起來後將不再需要擔心米量不足的問題。記住!會幫助貧窮人的,只有貧窮人自己而已。

*自評
除了第一次作業因加選才上沒有跟到進度之外,每一次的作業都有按時繳交(期末考的不小心忘記超過時間了),並認真完成(可能沒有寫得很好,一次都沒有被老師叫上台過)。出席率100%,沒有遲到早退、也沒有在課堂上吃味道奇怪的食物。上課狀況有時會聽不懂或答不出來老師問題真正要問的東西,但是我有認真的思考。我雖然都坐在靠後面的位子,可是還是有在聽老師上課,絕對沒有追劇!所以我覺得我能拿75分,謝謝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