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蒼蠅王》後,我最想成為的是Simon,因為在小說中,只有他了解怪獸並不存在,真正的怪獸是人類心中的恐懼,Simon知道真相,唯有他能貫通真理,Simon在故事主線裡並沒有太多的出現,但卻像基督教的耶穌一樣代表著靈性,他不貪婪權位,總是幫助他人,當沒有人願意幫助蓋茅屋的時候他跳了出來,為Piggy的受委屈發聲,幫助較小年齡的孩子採果實,如此熱心的態度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常見,大家都為自己的私利著想,不在乎這個世界是否有人需要協助,而Simon正代表著世人所追求的真理,這也是大概為什麼我想當Simon的原因吧!
我認為我最不想成為故事當中的Roger,他像是社會上惡端的幕後推手,缺少是非,在故事中能看出他的為人,如果說Ralph後面的推手是Piggy,那Jack之所以為何會變得如此嗜血,肯定跟Roger有一部分的關係,雖然書中並沒有太多對於他的描述,但也可以從一些事情中看出他的本性,例如在一剛開始跟著一個較低年齡的孩子,朝他丟石頭,還有抓走Sam、Eric要求他們加入Jack的陣營,用長矛戳向Sam的肋骨,以及在最後他撬落大石頭砸向Piggy,讓Piggy死於非命,Sam、Eric在書中說道「你不了解羅傑,他非常恐怖」「還有首領,他們兩個都──」「叫人害怕──」「不過羅傑──」兩個孩子突然僵住了。有人從岩石後方爬上來(P.256)。書中提到這段時,好像Roger才是陣營中的老大。從文字間的描述看得出Roger人性本惡,這也是為什麼我最不想成為Roger的原因。
2.關於劇情,這群小孩因何分裂?Simon和Piggy因何而死?何以同伴死於非命並未使其他人放棄暴力?
故事當中小孩們原本是想活得像文明人一樣,他們從剛開始的投票表決出應當由Ralph擔任領導人,但在一旁身為唱詩班頭頭的Jack其實也想當領頭羊,這一段就可以看出有一點點的爭奪在裡面,當然,這也只是一個開端,Ralph身為「理性」的代表,注重火堆是否持續燃燒,作為求救信號,在我看來「火堆」是文明的象徵,相對的,Jack與其他孩子們更注重打獵這件事,以求溫飽(短視近利)為前提的他,讓許多孩子信服,Jack甚至不理會由Ralph訂下的規則,整天與他的獵手們吃喝玩樂。其實到這裡就已經算是分裂了,兩方的意見不合,自然而然也就分道揚鑣了。
Simon的死令人最為惋惜,在眾多小孩之中只有他看出真理,了解到怪獸並不來自於無人島的任何一處,而是孩子們內心的恐懼,Simon要去確認怪獸的途中,看見被Jack烈陣營為獻祭給猛獸所獵殺的豬隻,豬的頭被插在木頭上,上面圍繞著許多蒼蠅,他聽到蒼蠅王對他發出的警告「你心裡有數,對嗎?我是你的一部分。過來,過來,再過來一點!我就是癥結所在;事情走到這步田地的罪魁禍首!」「不然,我們就會要了你的小命,明白嗎?Jack、Roger、Morris、Robert、Bill、Piggy,還有Ralph,會要你的命,懂嗎?」(P.193、194)這時的Simon已經明白,這座島上沒有怪獸,只有人類自己內心的軟弱及恐懼,當他發現事情真相急急忙忙想告訴所有人,狂奔下山,卻被正在跳營舞的其他人殺害,因為所有人都以為是怪獸出現了。
Piggy代表著的是「科學」和「文明」,有學者將他定義為「島上唯一像成年人的孩子」,Piggy的死在於,他對於理性過分執著,在Jack的陣營中仍堅守著海螺的作用,他喊著「哪個比較好?是秩序與和平好?還是打獵與殺戮好?」(P.244)Piggy自始至終都生活於成人的世界,秉持著大家應當和平共處、遵守律法,他甚至也認為Simon的死並沒有任何人犯錯,他認為Simon是自己跑進圈內,秉持「科學」論點來解釋同儕的死亡在當下並沒有特別的用處,這在Jack的陣營也並不管用。Piggy最後也在自顧說話時遭到Roger撬落的巨石砸死,不僅僅是身亡,最後握在Piggy受上象徵「民主、文明」的海螺也破成碎片。這也代表民主社會在男孩們的世界中已完全殆盡。
當看見同儕身亡並沒有停止殺戮呢?人心已墮落,人們的心靈已經被恐懼勝過,唱詩班的頭頭Jack也善於利用人們內心的恐懼營造出一種「只有我才是你們的保障」的感覺,在面臨恐懼時沒有人願意停止這一切,Ralph最後也慘遭擒捕的命運,也是因為海軍軍官的出現才逃過一劫。暴力如果在發生地當下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理,後續只會蔓延至整個社會,為了生存,Jack內在最卑賤的一面也顯露在書中,為了或的權位不擇手段,虐待Sam和Eric,命令其他人追捕Simon,如果說為什麼Jack會變得越來越嗜血,我想應該可以從第一次獵捕野豬開始說,第一次他並沒有成功,他的懊惱表露無遺,恨不得將野豬擒捉到手,但沒有成功的關鍵在於他不敢面對血腥的畫面,無法違背自己的道德良心,無法親手將刀插入豬隻的身體內,第二次他不再膽小懦弱,反而對於獵捕野豬更感興趣,將野豬的血塗抹在臉上,耀武揚威,遮掩自己的人性,讓其他小孩們感到敬畏,也是因為這樣暴力的行為才得以持續下去。
3.為什麼荒島上的小孩無法成就不訴諸於暴力、恐懼和主奴宰制的秩序?當Piggy說:為什麼我們都按照大人的話去做,卻一事無成,你對片中小孩的建議?
小孩子沒有道德判斷標準,容易受到他人的躁動、鼓舞而去做某件事,就想在跳營舞的那個夜晚,Jack他們高喊著「殺野獸喲!割喉嚨喲!放他血喲!」(P.204)也就意味著孩子們都跟從了Jack,「跟從」不等於「順服」,孩子們在現代社會來說就是「牆頭草」,原先認為Ralph可以帶他們離開荒島,但之後玩心大發,就不去在意是否能回家,而是靠往Jack,因為他能帶大家溫飽。也因為這樣大家聽信了Jack口中的怪物,對於恐懼的黑洞越挖越深。膽小無能的人只能借助他人的力量,但也在無形之中成為別人的母嘔受到他人的操控,主奴宰制也是這樣來的。
當Piggy說:為什麼我們都按照大人的話去做,卻一事無成?這句話可能也是整個故事中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吧!依整個社會鏈來解釋的話就是「物競天擇,不適者淘汰」文明最終仍被野蠻打敗,但在這個前提之下是「野蠻也是文明社會中的一部分」現在的社會就是如此,我們習慣生活在群體當中,但在群體當中大家都自認為是對的,認為少數應該聽從多數,這種要求少數者意見不許出現在社會的,不就是一種野蠻行為嗎?而這樣的情節也正在上演當中,不是只有小說才出現,近到連在班級上都會出現,「良性的溝通也只會被野蠻者破壞與詆毀」這也是我們這世代所要面臨的問題吧!如果說要給孩子們建議,「真希望你們能克服內心的恐懼,聽聽Simon的聲音,因為他就是你們當中的『少數者』,多傾聽,多理解,多一點的勇敢好讓你們能戰勝心中的別西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