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認為,追求民主政體之健全與文明存續有關?閱讀什麼而能養成什麼能力方能裨益於民主?
民主政治希望透過眾人的討論與妥協,描繪出多數人能同意社會,以及保障少數人的制度。反過來說,民主要是沒有多元意見,那就根本不能成形。而形成多元意見有很多的途徑,其中閱讀就是一種。
我認為,上述兩個問題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閱讀就不能形成多元意見,而沒有多元意見的話,縱使有健全的民主制度,也不過是一副空殼而已。而至於閱讀甚麼,我認為並不該什麼限制,無論是甚麼面向如科學、歷史、小說,他都有它的價值。那怕是有些不知所云的書本,亦有其價值,或許有人也認為他是上乘之作也說不定。而雖然我們仍可以透過電視、網路等等方式攝取資訊,但我認為讀書與網路最大的不同乃是選擇的權利。雖然我們在網路中也能選擇自我想看的資訊,但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經過過濾的,或者經過簡化與曲解的。縱使書本也會有相同的狀況發生,但頻率比網路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
因此,總結來說,我認為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能使人們在自己的價值下,創造出不一樣的多元價值與觀念,進一步去推動民主社會的發展。在了解各族群不同的想法與意見後,形塑出一個健康的民主政體。而在這樣情況下所誕生的民主政體,會為了保存自身的價值,而保護健全的文明存續,也就是書籍的保存,進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2. 有學歷但日常不讀書與文盲有別?文盲宜擁有公民身份?
我認為這樣的人比文盲還更糟。
如果有學歷就表示他經過了教育的洗禮,但卻不願意去閱讀其他意見與想法,這樣就易形成剛愎自用的想法,卻又能躋身有執照(學歷)的一群,看似是意見領袖的一環,實則為一廂情願的意見。因此,這樣的人或許還能躋身領導階層,形塑出我們社會的樣貌,導致多元意見無法真正進入領導階層。因此,我認為這樣的人會毀壞社會應有的秩序,比文盲還要糟糕。
而文盲當然應該有公民身分,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服從少數的制度。無論文盲與否、殘疾與否,他皆代表了社會的意見,我們都應該給他們應有的發聲權利,並且捍衛他們的生活,才符合民主的要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