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官方說法 作業

1.身處追求(活著的)多數人統治的民主政體,如何養成公民的歷史常識?對民主政體的健全而言,這項素養是必要的?
  我們必須承認大多數人的歷史知識都是來自學校所教授的教科書上,但在教育上老師必須讓學生知道,歷史不只存在一種形式,也就是教科書的那種型態,歷史也有可能存在於課外書上、沙龍講座上、甚至每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在家人上。多方吸收歷史資訊是第一步,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如何自我判斷,如何在接收中的資訊判斷,何方屬實性較高,又或者了解各種說法,但不一定會有對錯之產生,畢竟歷史是多角形的存在,每種解讀都有它存在性的價值。有時我們並不是要去推翻或贊成某種歷史,而是要去多方了解這段歷史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認為不管對任何政體來說歷史都是重要的,對獨裁來說,歷史(豐功偉業)有助於現階段政權穩定。但同時歷史對生活在民主政體下的人民更為重要,過去的經驗讓我們警惕,使悲劇不再重來,同時也讓我們更有依循地監督政府正當使用權力,對獨裁來說歷史是政府的防護罩,對於在民主政權的社會而言,歷史卻是人民的防護罩。在整個民主社會的運作下,多元的學習歷史有助人民在社會上不被蒙上雙眼、更有能力保護自己,得以讓民主持續運轉下去。

2.當片中的高中歷史老師明白真相後,你會建議她如何教導學生分辨「歷史」的真假?
   我會建議她還是按照教科書的內容教書以保住她這份工作,但同時可以補充不一樣的觀點,又或者可以鼓勵同學主動去找尋不一樣的觀點,讓學生知道歷史不一定只有一種可能,或許礙於自己的身分無法直接教授與教科書相左的歷史,但或許用旁敲側擊的方式讓學生知道不一樣的史觀,也能觸碰到真相冰山的一角,再指引同學觀看冰山全貌的道路。而不是由自己敘述冰山的全貌。
3.歷史對每個人都同樣重要嗎?(想想有無複數的歷史)
  我認為我們勢必要在歷史中學習,過去的經驗會讓現在變好,讓悲劇不再重演。可能過去的失敗做出小小的修改就能在現代發會很大的效應。但上述的前提是我們所學的歷史不是單一觀點的,而是多元吸收而來的。歷史畢竟是很多人一起造就的,有很多種解釋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往往能傳承、紀錄歷史的並不是每個人,而是少數握有權勢的人,我們必須跨越這個藩籬,不只是單純記憶歷史,而是要去思考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