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蒼蠅王》作業

1.     關於角色,你最想成為誰?最不想成為誰?理由何在?

我最想成為Ralph,在群體裡面,Ralph充滿領袖氣質及大愛,在大家慌亂無措的時候凝聚群眾,但後面也許因為良心充斥過頭、決斷力不夠。在Jack的食物層面、而Ralph代表的精神層面,兩個極端而造成團體分裂。
我最不想成為Piggy,在劇中Piggy在劇中代表理性、知識分子的代表。在潮流中不同流合汙,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情況下,最清醒的人在不清醒的人眼中被視為異類。但卻固執己見,無法順應時代潮流。而在倡導理性和平之下,卻沒有想過要在不同的環境下做改變。若固執己見,理念不一定能成真。

2.     關於劇情,這群小孩因何分裂?SimonPiggy因何而死?何以同伴死於非命並未使其他人放棄暴力?

JackRalph的理念大不相同,Jack相信不會得救,必須自力更生;而Ralph堅信會得救,而想團結大家共謀出路。在困境下理念不同而合作破局,在飢餓及恐懼下Jack則重新團結出新團體。

Simon在劇中為知悉一切的局中人,他知道恐懼的真相,Jack則為了維持團體的秩序及個人權力的保障,在混亂中指使群眾而趁機剷除掉威脅。Piggy則是在兩個極端情緒下,堅持己見而無法了解時局概況。在Jack群體下Piggy只是個光說不做的異端。

暴力,使人恐懼及誠服。在亂世下,擁有武力、麵包的人即為真理。而在人群中的從眾效應的影響,基於不想跟別人不一樣的心理。只好順從暴力的拳頭及令人恐慌的謠言。為在荒島下求生存,不用暴力即會被人使用暴力。

3.     為什麼荒島上的小孩無法成就不訴諸於暴力、恐懼和主奴宰制的秩序?Piggy:為什麼我們都按照大人的話去做,卻一事無成,你對片中小孩的建議?

片中在討論如何處罰小偷的情景時,當時的領袖Ralph無法明確地訂出處罰方式,口頭警告或記點無法真正嚇阻。在大人的世界裡能辦到的事,是基於「法律的約束下」的法治社會。在法律的嚇阻下,人保留著道德底線,法律是嚇阻人們跨越理性與非理性行為的最後一條防線。若不在亂世中嚴刑峻法,亂的是不安的民心。而在無法約束惡劣行為的情況下,擁槍自重的人即成為真理,Jack在自己的群體裡明訂出了懲罰方法,以及利用恐懼成功團結住群眾。而Ralph無法訂出明確逞罰規則,心帶慈悲,無果斷抉擇。在亂成一團的情況下,不訴諸於暴力、恐懼則無法達成生存的目標。

我建議「明訂處罰方式」,為何法家能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期在秦國發揚光大,也許人性不一定本惡,但在自然條件的缺乏下,人的獸性還是會被激發出來。商君的嚴刑峻法團結出富強的秦國,也許在嚴格的法律下缺乏人性。但在亂世下,若不嚴峻則無法管理一蹋糊塗的民心。這也是為何Jack能在分裂的團體下,重新凝聚新團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