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紀錄片《隱私大盜》(The Great Hack, 2019)的觀點,片中描繪和預示了什麼社會趨向,何以令人憂慮並應如何積極因應?如果臺灣發生相同趨向,你會同樣感到憂慮?當如何因應?
片中所想傳達我們可能走向一個我們被可能會被影響或是操縱卻認為那是出於自己意願的社會。這是極為可怕的,因為這件事除了在挑戰人的自主性以外,更是在告訴我們所謂的民主投票是可能只是一場笑話。
康德認為當人的意志是自由決定時,人才是自由的。而當我們的決定其實並不是真正是由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而是被人刻意引導的結果時,人在意志上的自由是被侵犯的。說「在意志上的自由是被侵犯」聽起來很怪異,簡單的概念其實就是洗腦。為什麼我們會對於洗腦保持負面感情?原因就是我們會害怕我們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操縱情感與認知。當你的行為是可以而且正在被操縱的時候,你的決定真的會是你所想要的答案嗎?如果人連最後屬於自己獨立的思考都沒有的時候,人還是人嗎?我認為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為什麼這樣的社會讓人害怕的核心。
進到現實來看,不論是臉書還是Google等等這些科技巨頭,握有著我們每一個人在網路上留下的數據足跡。透過蒐集這些數據,廣告商能更精確地投放自己的廣告。這個聽起來很合理,但是當這個廣告是政治廣告,他想要煽動的不是你購買的慾望,而是透給特定政黨的慾望時,似乎這件事情就不是那麼容易被接受的。我一直在思考作為政治「廣告」,為什麼劍橋分析一直為人詬病。如同上一段所述,如果人的自主性是不能受到各種干擾的話,那其實我們也不能允許廣告的存在。而且在現況下,不論是台灣還是美國都是有政治廣告的。每一個政治廣告無非都是希望影響中間選民且鞏固自己的票源,劍橋分析只是運用所有的數據做出更精準地投放而已。但是在情感上面,我又覺得這樣的說法很難被我自己接受。後來我覺得原因應蓋在於劍橋分析的投放太過於精準,少掉普通投放廣告的模糊程度,而這個不精準正是我們不能接受洗腦但能接受廣告的原因。
這項技術之所以如此駭人的原因更是因為它有可能作為一項武器來使用。例如Do so行動或是英國的脫歐都跟這項技術拖不了干係。透過精密的分析計算,他是能夠輕易的挑起國家內部的對立、甚至是直接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這就跟前陣子反紅媒的訴求一樣,當我們所接受到的資訊都是帶有某種特定意圖誘導我們走像某種特定方向時,民主選舉就像是他們的遮羞布。
回過頭來看台灣,台灣是否發生的趨向,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在紀錄片中,劍橋的活動範圍地圖是有台灣的。但是我們對於他到底參與干涉了哪件事情卻一無所知。臉書的運算模式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把同溫層凝聚起來的動作,而只要明白這一點只要逆向操作就能在淺ˊ墨畫中影響目標選民的觀點。亦或是在受眾廣泛的社團中(如:爆料公社)或是Line群組等做出操作,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樣的動作可能不像劍橋分析一樣準確,但是仍然有效果。
而要如何積極地因應,我覺得是很難的,我能想到都是消極的抵制。所謂能夠更加積極地抵制的方法,個人層面我覺得是去要求這些網路平台公開他所蒐集的所有資料,還有與誰做出資料上的交易。但是我認為,個人的力量太過於渺小,我們是無法阻擋這股來自科技巨頭的巨大的力量。消極層面的抵制,我認為就是減少這種網絡平台的使用。
請從《蒼蠅王》、《動物農莊》、《一九八四》、《華氏四五一度》等小說,選出兩部,並從中各擇一個角色,各提出一個政治學問題,請說明題旨(WHAT)與提問理由(WHY)(兩部小說,兩個類型人物,兩個政治學問題)。
【蒼蠅王】
〔提旨〕
為何在書中,做為知識分子代表的Piggy不會是個領導人,反而倍受嘲諷?
〔理由〕
傳統政治中,作為政治人物甚至是統治者的人物大多都是社會中所謂的高知識份子。而Piggy作為孩子們中知識分子的代表,發現了掌控發言權的海螺、握有能夠製造火焰的眼鏡,為什麼在荒島的環境中不會是領導人?或是在荒島的這種環境下(混亂、無秩序),為什麼孩子們的選擇會是握有武力的Jack或是具有領袖氣質的Ralph?
〔提旨〕
為何在書中,做為知識分子代表的Piggy不會是個領導人,反而倍受嘲諷?
〔理由〕
傳統政治中,作為政治人物甚至是統治者的人物大多都是社會中所謂的高知識份子。而Piggy作為孩子們中知識分子的代表,發現了掌控發言權的海螺、握有能夠製造火焰的眼鏡,為什麼在荒島的環境中不會是領導人?或是在荒島的這種環境下(混亂、無秩序),為什麼孩子們的選擇會是握有武力的Jack或是具有領袖氣質的Ralph?
【一九八四】
〔提旨〕
在現況下,我們要如何避免老大哥的出現?
〔理由〕
現在這個時代,科技公司握有我們的各種零碎資料能夠進行分析對我們投放廣告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要如何避免在這樣的操縱下透過投票產生如老大哥般集權的政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