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期末考卷

1.《華盛頓大樓》系列(四篇)如何展演了什麼樣的臺灣知識與臺灣人圖像?(評分重點:切題、引證、結構)

華盛頓大樓四篇寫的都是在台灣設立的跨國企業,其中的台灣本土小職員與公司的互動和其的日常生活。用台灣人進入美國企業的經歷來呈現兩個不同價值觀的衝擊,這些從小在台灣價值觀下長大的台灣人面對完全不一樣的觀念或接受、或拒絕、或在猶豫間漸漸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其中四篇中的人物下場多數不太好,唯獨〈夜行貨車〉的詹益宏逃離了令自己感到壓力的地方回到家鄉。

西方跨國企業進入台灣,資本主義使得其將台灣視為「市場」而非「國家」(或有任何自己文化的地區),無視原本本地的作風,追求「創造一個沒有文化、民族、政治、信仰、傳統的差別性的,統一的市場」,這種資本主義即是最好的觀念藉由公司徹底貫徹到所有職員心中和作為,而台灣或台灣人作為市場和職員只能單方面的接受資本主義的侵入、壓迫和灌輸,儘管令人覺得不舒服、想要逃離,但在這個大環境和習慣下多數人最後仍然選擇臣服,在妥協中加入資本企業的同盟、成為一路人。最明顯的即為〈上班族的一日〉中的黃靜雄,原本都已經下定決心儘管生活不會像現在這麼好,仍要找回原本拍片的夢想,但在和上司的周旋中又一直相信公司沒有自己不行、自己是重要的,最後在上司稍稍示好下就馬上回歸原本的職位,和夢想比起來對於張維傑在外商公司上班的吸引力更大,雖然家人都支持他追求夢想,但最後他仍選擇原本的道路。

書中著重描寫的人物多為單純的台灣人,並沒有出國留過學或其他背景,但仍然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在巨大的公司裡佔有一個位子,可以看到許多人將跨國企業視為崇高的目標,也許是為了優渥的報酬或希望得到認可,因此汲汲營營的追求升職。例如〈萬商帝君〉中的林德旺就是認為自己是值得被看重的(但一直沒有得到與期望相應的答案),最終在自我衝突和懷疑中發瘋。相比同文的劉福金,劉福金亦是台灣本土人,但他的能力和野心從一開始就設定跟建立在「認同美國資本主義企業」之上,所以他並沒有掙扎的過程,反而透過所屬的這個跨國企業和心中原本勢不兩立的外省人達成妥協。

若其他三篇只是用側面讓讀者思考相信資本主義、崇尚外國文化、接受大企業模式是否真的對人民、生活有利,一味的相信而無法針對原生的文化融合或應變是否會造成悲劇,而〈雲〉就是直接接露了光鮮亮麗的西方主義背後的缺點。雖然西方企業中仍有充滿理想的人,但和東方世界其實也沒有過大的差別,在輩分、關係、後門當中若無強硬的背景或損害到公司的利益,亦無法發聲。和很多人相信、憧憬的不同,並不是外商公司的待遇就一定比較好,雖然薪水可能的確比較高,但下層階級的權益並沒有比較受到保障。

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心態呈現對比的人物,抱有遲疑或不適應的角色和已經習慣、甚至已經成為體制中為其服務的角色。陳映真透過一般人民、且都是期望能往上爬的人民的平凡視角,描寫在龐大資本企業下的生活,映照出台灣在那個受到美國企業重視的年代本土所遇到的困難,但又沒辦法逃離這種從文化、生活、價值觀慢慢侵蝕改變的吞噬。最後台灣仍然只是一個被動的市場和人力中心,並不會獲得跟美國一樣對等的好處。


2.請根據《人鼠之間》、《送報伕》、《牛車》等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設身處地,並善用政治學,撰寫公開信一封(自設收信者與發信緣由),以說服窮苦大眾,切勿自相殘殺,唯有團結友愛,才得改變眼前境況。(評分重點:切題、參照、善用)

致變動社會中的人們:

殖民時代下所遭受到的不公的確讓人不滿。不合理的法規、越發明目張膽的剝削、殖民母國的價值觀、新世界的衝擊、逐漸冷漠的人群,都與原本的生活相去甚大。原本的職業被現實排擠,使得我們光要獲得續命的薪水都充滿困難。

但我們不應該僵硬的拒絕改變。身為殖民地的感覺固然不好,但若因應社會變遷願意跟著改變,生活的出路多少會變得更多一點。正如楊添丁到最後都堅守著牛車,獲得的回報卻是無法生活,逼得只能偷竊和看著老婆出去賣身。
若把目標放得近一點,不要一口氣希望能擁有租地能耕種;若能接受新時代的機械化,不要無由的排斥新科技只因為和過去的自己其衝突;若能把握住村里本就認識的人脈,不要因為眾人改變就漸漸疏遠,結局也許不至這麼淒慘。
既然村中的農家因為速度、方便都選擇雇用新出現的貨車,那接受新的職業環境,租台貨車開啟新事業,相較於租土地負擔應該更小。而和原本的顧客仍然可以維持合作關係,收入應不會有過大的波動。

如何在不友善的殖民環境中存活下來乃是十分困難的問題。村里互相幫忙、照應,才能使大家都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想像楊添丁經營起貨車生意,需有農家的支持,但農家亦可獲得較可信任的價錢和品質。給外人營運去了,對誰都沒有保障。
固執的守著僅存的東西並不會讓情況更好,合作、變通、互助才是抵抗入侵文化和悲慘生活的上策。


自評:八十五分
小說、電影等都有按照或超前進度讀完,每週作業也都有認真書寫、準時繳交,且皆是真實思考過後的想法、無敷衍,亦有上台分享不只一次,上課準時出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