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期末考卷


  1. 《華盛頓大樓》系列(四篇)如何展演了什麼樣的臺灣知識與臺灣人圖像?(評分重點:切題、引證、結構)
答:
1960-70年代,台灣經濟轉型,外商大量進駐,每個人都汲汲營營的想進入外商公司闖出一番天地,而原本在農村的人們,也因經濟型態的轉變,進入工廠,台灣社會逐漸形成了藍領及白領階級,這兩者的命運都因資本主義的擴張所驅動著。
在白領階級的台灣人民,都以在跨國企業裡往上攀為目標,而用著英文名字、講著一口流利的英文、討得外國高層歡心便是成功的開展,許多人為了此目標放棄了年輕時懷抱的夢想、自己的理念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尊嚴及理智,都是為了在這個金錢至上的世界存活,而無法適應者,就只能被這個世界淘汰。
    而在藍領階級的人們,更深受資本主義的侵害,再降低成本的同時,他們的權益首當其衝,尤其為女工最深受其害,在當時的重男輕女社會中,女性在年紀尚輕時就被送往工廠做工,雖與男工人做著相同的工作,他們卻不被當作工人來看待,而是出來補貼家用,不必扛起一家之重擔,所以領的薪水比男性少上許多,即使女工們有意識地想爭取自己的權益,試著推翻現狀,但仍敵不過上層的打壓以失敗收場。
女性不只在藍領階層備受歧視,在辦公室裡,成為主管調戲、吃豆腐的對象,這些都透露出大環境下對女性的不公。
每間公司都提倡著資本主義的美好,即使原本胸懷大志,一心想為勞工發聲的主管們,也敵不過資本至上的原則,而看似抱著對國家、對民族有所理念的有為青年,最終也把拋諸腦後,並以管理學大師的話加以嘲諷,每個人都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拋下所有,人身目的只剩下利益。

  1. 請根據《人鼠之間》、《送報伕》、《牛車》等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設身處地,並善用政治學,撰寫公開信一封(自設收信者與發信緣由),以說服窮苦大眾,切勿自相殘殺,唯有團結友愛,才得改變眼前境況。(評分重點:切題、參照、善用)
答:《牛車》
    給身處同樣困境的同志們:
         自從日本人來到台灣,並將他們的「日本東西」引進台灣後,我們的生產工具逐漸被替代,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困苦,我們好像忘記了左鄰右舍是多麼和睦,彼此有困難的時候都會伸出援手,互相幫忙的景況,現在的我們,各自都為了錢、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現況卻是不管多麼努力都是徒勞,我們開始哪裡有錢就往哪跑,我們的生活全為了錢打轉,而現在開始出現一個令人痛心的情況,便是我們彼此開始變得冷漠,甚至對最親愛的人大打出手,但朋友們,我們的敵人絕對不是我們身旁的你我他,我們該去反抗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資本家、政府,而現在這個情況便是最佳的時機。這個社會上,不只有我們過著這般困苦的生活,也有更多人因為大時代的變革,落得和我們有相同的處境,所以我們必須團結起來,絕對不要小覷了自己的力量,唯有團結才能讓他們正視我們的訴求。


自評:
課堂表現:每堂課都盡力參與,雖然只有上台發表過一次自己的看法,不過在台下的時間都專注於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內容與同學們的分享。
作業:每次作業都有準時繳交,也有閱讀指定文本,在「動物農莊」的問題回答有得到‘P’的標籤,並上台分享,但其他題的回答內容沒有善用政治學,僅有個人想法,尚有改進空間。
分數: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