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政府不說真話,媒體無法報導真相,為什麼美國(以該片展演為限)仍是民主國家?
l 答:根據A.Ranney對於民主之定義,有四大原則分別為人民主權、政治平等、大眾諮商及多數統治,而當人民按照多數民意認同所賦予正當性之政府未按道德良心向民眾或媒體第四權闡述事實,若按四原則檢視片中之美國政府,其仍是一民主政體之國家,人民尚可在政府未符期待執政之情況下,以選票達成課責之效用,使不符期待之候選者受到懲罰。
2. 當民主政體無助於改善種族關係和社會平等,民主仍是值得追求的?
l 答:民主政體之意涵建基於政府對待人民為實質機會平等,但並不能控制抑或限制人民思想自由,以本片展示之美國為例,官方並無限制有色人種參軍等公民政治參與行為,有意圖使有色人種受到公平對待,但於課堂上受同學輕視等行為在其未傷害他人權益情況下僅能將其視為個人思想自由之展現,此亦為一民主政體所保障之基本核心人權,一施行民主政體之國家盡能成為無形的手使市場平衡,以防歧視問題加重,但尚能保障其人民所該享有之基本權,因此,吾人認同民主係一直得追求之政體。
3. 當政治學遠離向學生說真話、無助於探究真實(甚或成為遮蔽工具)和改良社會,這個古老學科是否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l 答:按D.Easton對政治之定義,即可歸納出政治學為系統化社會價值權威性分配過程之知識,以探尋不同研究方法與途徑以解釋社會現象,當此門學科已偏離探究事實之導向,仍能訓練如何判讀數據真偽,當民調結果各家自說自話時,受過政治學轉業教育的人們仍能依靠所學進而知曉各家民調搜集數據之標的是否有差異已導致結果的不同,政治學所傳授的並非標準解答,係思辨能力的訓練,因此無論社會發生多荒誕不經、候選人如何以謊言騙取選票時,政治學仍是得以使自身判斷真偽、反思之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