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以下主張成立:「為了文明存續,凡人皆應閱讀,並應擯棄聲色娛樂及無關或無助前述任務之讀物或活動」。
你認為,追求民主政體之健全與文明存續有關?閱讀什麼而能養成什麼能力方能裨益於民主?
在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處於民主政體的時間大多不占多數,無論是部落、鬆散的封建領主、神權國家、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或者“羅馬元老院與人民”、甚至是古希臘最民主的雅典城邦也是建立在奴隸公民比例近乎一比一併且婦女只擁有部分公民權的體系下,文明存續並不和任何政體形式有關。但是無論何種政體,擁有政治權利的人大多都是對知識擁有壟斷權的群體,神父、貴族、雅典公民、或者“士紳”階層,所以文明的存續與閱讀是相關的。在工業革命後,國民識字率成為了國家發展的一項因素,也正是在這個前提下,現代民主制度國家開始普遍建立,故閱讀與獲取知識擁有擁有直接的關係,普遍的閱讀能力成為了現代民主的基礎。
有學歷但日常不讀書與文盲有別?文盲宜擁有公民身份?
但是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情況又有了變化,和過去相比,互聯網帶來了爆炸的資訊量,於是統治階層依靠將大量無意義的資訊充斥到民眾的獲取管道中,於是知識有變為了被壟斷的狀態。消防員隊長一邊自己閱讀一邊禁止民眾閱讀也就是這樣的情況。所以不閱讀的公民本質上不擁有真正的獨立政治身份,實質上民眾就沒有政治參與的公民身份,名義上的公民身份已經無關緊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