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華氏451度》作業

假定以下主張成立:「為了文明存續,凡人皆應閱讀,並應擯棄聲色娛樂及無關或無助前述任務之讀物或活動」。

1.你認為,追求民主政體之健全與文明存續有關?閱讀什麼而能養成什麼能力方能裨益於民主?
有關,倘若這個社會人們不閱讀,文明就無法完全的被存續,即使有民主,那樣的民主也不健全,因為我們看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夠透徹。
我認為應該閱讀當下社會一切種類的書。第一點、不同種類的書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個社會,方能助益我們更清楚自己的定位,這是有助於民主的。
第二點、因為書是由文字架構成的,不是一段對白快速就帶過,因此在閱讀的當下,相對於一段電影或是像本書中的電視,閱讀使我們真正做到細細的思考,沒有思考就缺少了個人一方面的獨特性。

2.有學歷但日常不讀書與文盲有別?文盲宜擁有公民身分嗎?
在這樣的假定下,不論是否識字,我認為文盲是那些不讀書且不是為了文明存續的人。在具有這樣假定的社會下,試想就算有些人即便日常讀書,符合了這個社會的手段:閱讀,但他的目的並非文明存續,換言之,他的行為表現達到了一個這個社會所期待,但他的內心深處想法是社會無從得知的,那這樣的人到底會不會被歸類為文盲呢?這個答案也只有個人內心自證了。
但回到題目,很顯然有學歷但日常不讀書與文盲是沒有差別的,因為這種人日常就不讀書,且歸根到底,他讀過書是因為學歷等原因,並不是為了文明存續,他符合這個假定下的文盲定義。
我認為文盲還是要擁有公民身分。因為每個人個體的差異,文盲亦有。以當我們和彼此交談的過程中,我們會從中發現自己的無知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