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華氏451度 作業

假定以下主張成立:「為了文明存續,凡人皆應閱讀,並應擯棄聲色娛樂及無關或無助前述任務之讀物或活動」。

  • 你認為,追求民主政體之健全與文明存續有關?閱讀什麼而能養成什麼能力方能裨益於民主?
我認為民主及文明這兩項是息息相關的。在獨裁的環境裡,人民只求(被要求)安於現狀,在這樣的環境下,是沒有創新的存在,理所當然文明也不會進步,甚至有可能在獨裁的情形下文明走向毀滅,或是只延續出獨裁政府想要的民主。但相對的在民主的形況下,如要一個健全的民主政體,必定要有積極參與的人民,這就必須歸功於文明在社會上的散播,一定要多數人都在文明的洪流下生活,才有辦法延續民主,我認為一個文明要成立,就必須要是多數公民皆跟上這個文明進展的步調,而不是只有少數人走在文明的前端,這不正符合所謂民主的價值-平等。就這點論,民主和文明還是有一定的關係存在。
我認為閱讀任何書籍都好,如是閱讀和自己觀點、價值觀相反的書籍,可以刺激腦內的辯論,活化思考能力,要是閱讀和自己觀點相同的書籍,像書中的主角一樣,能強化自己的記憶,又或者對同樣的觀點有不同的解釋,這樣也能強化自己觀點的支撐論點。但我認為閱讀書籍並不是最重要的,閱讀完後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認同的思考或懷疑的思考都可以,但思考才是真正把書本想告訴讀者的事情輸入進腦中最重要的一項步驟。要不然看的內容都只是文字而已,而不是知識。


  • 有學歷但日常不讀書與文盲有別?文盲宜擁有公民身份?
我認為文盲和有學歷而不讀書的人還是有所區別的。文盲可說是沒有選擇的權利,相對於有學歷之人是有選擇的權利的,就算哪一天有求知的慾望,有學歷之人是有查詢的權利。但如上一題我所敘述的,讀書過後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但文盲可能在讀書這個步驟就止步了,更別說是之後的思考,但這裡並不是說文盲無法思考,而是藉由讀書為媒介的思考機會比有學歷之人少,文盲還是可以藉由生活經驗等去思考,所以我認為那些有學歷但不讀書不作思考的人太浪費自己許多權利
我認為文盲已經算是一種弱勢,關於文字這方面已沒有選擇的權利,所以我們更要保障他們其他方面的權利,而不是因為他們不識字就排擠他們,使原本就是社會邊緣的他們,徹底被排除在社會之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