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處追求(活著的)多數人統治的民主政體,如何養成公民的歷史常識?對民主政體的健全而言,這項素養是必要的?
公民歷史常識的建立重要的還是應該要由教育來達成,此不僅包含了正規的學校教育,我認為家庭的政治社會化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環,然歷史教育的本質不應僅是對歷史事實的了解,對其脈絡的解構、文本詮釋的反思才能真正讓學生、公民們養成清晰的史觀,而不僅止於將歷史看作是一部僵化的編年史,僅了解其先後次序關係。如片中開頭所言,歷史就是人類的記憶,一個沒有記憶的人對其所處時代、扮演的角色便失去了意義,最終在歷史洪流中沈沒,若沒有了歷史,我們便沒了時代感、更不了解何者重要,因此我認為民主政體的健全公民的歷史素養是必要的,但這種素養與其說是了解更應是一種批判性思維的建立,這對於公民面對當權者、政府之作為,能做出更深刻的思考,並抵制前者任何壓迫自由的行為。
2. 當片中的高中歷史老師明白真相後,你會建議她如何教導學生分辨「歷史」的真假?
若以片中歷史老師本人為例,我會認為她最終願意去跳脫既有框架,無論是選擇挑戰教科書的教條、離開家庭束縛、尋找養女的身世,其最關鍵的動力便在相信「現下的不可能」,摯友令他明白了真相背後的殘酷、文學老師令他明白了不僅止有服從一條路可選,養女的祖母令他明白她從小真正所渴望的,而她願意鼓起勇氣讓她最摯愛的女兒擁有那份得來不易的親情羈絆。
即便其丈夫告訴她,明白真相也難以撼動事實,現況並不會有所改變、甚至可能更糟,片中歷史老師面對來自家庭、政府或是宗教的阻攔仍勇於揭發真相,我認為其所能教導學生的便是質疑與勇氣,許多人由於沈溺於舒適圈所帶來的安逸,而不思背後其實自由被牢牢地箝制住,她必須讓學生明白一點,文本上的歷史或由掌權者所傳述的歷史,往往皆受到部分粉飾、更改,若要明辨歷史的真相,便須對掌握權力者發起挑戰,並透過擴及周遭之人讓真相最終能夠戰勝被人為所操控的表象和平。
3. 歷史對每個人都同樣重要嗎?(想想有無複數的歷史)
當今的潮流或許是強調現在我們能夠做什麼?資本主義更是再三強調未來會更好,於是歷史的重要性似乎於每個人皆不相同。然而我認為歷史不僅是形塑我們現在生活的政治體系的重要依據,不同的歷史觀終將把我們對這個政治體系的想像帶向不同地方,於是這便牽涉到不同個體對歷史的想像可能有所差異,即歷史不會僅存在一個版本,其中最具被政治權力所支撐的便最有話語權,從而可能限制了受其所影響者(無論是受教育的學生、為政治機構服務的個體)的想像,其一方面加強了統治階層的控制基礎,另一方面若公民間未對歷史有廣泛共識更可能成為日後引起爭端之導火線,我認為若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來談論歷史此一議題,則其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且首要須面對的問題是對過去的和解,並試圖在各方對歷史的想像中求取一平衡點(當然此不意味著將大家的想像單一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