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紀錄片《隱私大盜》(The Great Hack, 2019)的觀點,片中描繪和預示了什麼社會趨向何以令人憂慮並應如何積極因應?如果臺灣發生相同趨向,你會同樣感到憂慮?當如何因應?
(1)「我們現在是商品,但我們如此迷戀,這種免費連接帶來的好處,人們懶得去閱讀那些條款和條件。」現代科技越來越進步,想要掌握人們的一切並非困難事,只是我們如何被掌控?被掌控了多少?就是現代社會對於隱私外洩的隱憂。影片中的爸爸說,他每下載程式之前,都會要自己的小孩詳細閱讀所有條款,看有哪些個資會被取用,雖然這困擾著他們,但這是當前可以稍微防止個資外洩的方法之一。這片紀錄片無非是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在科技之下都很透明,一舉一動都被輕易地掌握著,無所遁逃。「我的全部互動,每一次刷卡,每一次網頁搜索、定位、點讚,都被實時收集,然後附在我的身份中,讓任何實家都能直接把握我的情緒脈搏。」這句話在開頭,就為這部影片下了震撼彈。掌握人們的個資、喜好等資料,不僅可以了解一個人,更能間接「掌控」一個人,看似離我們遙遠的政治人物選舉,我們總認為自己的一票影響不大,但如果網路善用輿論,亂帶風向,那麼輕易搖擺選情就不是件不可能的是了。科技的方便滿足人們的生活,但也同時帶給人們更多的隱憂,或許真的沒有方式可以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預防的方法也不多,因為人們只會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除非真的不使用網路,才有可能真的避免。頂多就像影片中說的,任何取的自己個資的條文都詳閱一遍,確保自己的權益沒有輕易被剝奪。
(2)幾年前有一部國片叫《浮士德遊戲》,他是一種許願的app,用人們的慾望去掌握每個人的心。而他背後的所衍生的問題就是現代科技所帶來的隱憂,我們的所有行為都被掌控著,任何有網路地方,就有辦法找到你。身在台灣一樣有個資外洩的問題在,甚至我們個資的安全排行在世界是倒數的,這個數據一出,無非讓每個人都憂心忡忡。但對於目前的我,會有憂慮但不甚太緊張,可能是因為自己目前的身份比較單純平凡,亦或是還是個無知的學生,不知道這個社會的險惡,認為個資讓別人掌握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越來越多行為需要取得我的個資,例如投職履歷、申辦信用卡等等,且像信用卡這種有很多銀行,如果每家都申辦,個資分散在各家銀行,會不會有更大的機率被別人掌握著?就像前面所說的,或許這真的沒有根治的辦法,因為科技只會越來越進步,甚至連防止都有困難,因為我們不可能與網路脫節,對我而言,可能只剩見機行事,束手無策了......。
請從《蒼蠅王》、《動物農莊》、《一九八四》、《華氏四五一度》等小說,選出兩部,並從中各擇一個角色,各提出一個政治學問題,請說明題旨(WHAT)與提問理由(WHY)(兩部小說,兩個類型人物,兩個政治學問題)。
《一九八四》:你認為big brother存在這個社會中嗎?是以什麼方式存在?
題旨:big brother在書中的描寫是一個不存在的虛構人物,可我認為作者的意思並非他真的不存在,或許他是一個虛體,他依然存在這個社會繼續監視著我們。
提問理由:在看完《隱私大盜》後,我認為作者並非寫一個虛構的故事,故事的big brother就是在影射現代人們被高科技秘密的監視著,他掌握我們的一切,可我們卻渾然不知。
《蒼蠅王》:這個社會上的政治人物,比較偏向傑克還是來福?為什麼另一種比較不好卻還是有他的支持者?
題旨:傑克和來福在故事中都是屬於掌權的領導人,但兩人的領導模式不同,一個比較理性,另一個相較於及時行樂,對未來沒有瞻望,這兩種的領導模式各有優缺點,每個人喜歡的也不同,當當選者的產生,這也間接表現出這個社會的人民偏好哪種模式。
提問理由:現在剛好接近選舉時刻,每位候選人的底細或許我們不清楚,但他們做出來給人民參考的樣子倒是一覽無遺,明明有些人只會講空話,他去可以擁有一群死忠支持的選票?是什麼理由可以將他們的新抓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