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期中考題

QUSTIONS:
1. 按照紀錄片《隱私大盜》(The Great Hack, 2019)的觀點,片中描繪和預示了什麼社會趨向何以令人憂慮並應如何積極因應?如果臺灣發生相同趨向,你會同樣感到憂慮?當如何因應?
2. 請從《蒼蠅王》、《動物農莊》、《一九八四》、《華氏四五一度》等小說,選出兩部,並從中各擇一個角色,各提出一個政治學問題,請說明題旨(WHAT)與提問理由(WHY)(兩部小說,兩個類型人物,兩個政治學問題)。
貼文期限:11/10 18:00-20:00,未能準時貼文者,學期成績堪慮,務必把握期末退修機會,以免損及學期總成績。謝謝合作。
貼文提醒:務必附上中文姓名和期中考卷等兩個標籤,無法辨識作者和屬性的貼文將不予評分。
ANSWERS:
1. 因為資訊大爆炸,各種APP層出不窮的出現,人們很少去仔細審查使用者條款,無意地將自身的個人資料洩漏出去,而有的社群網站公司又將自家公司收到的個資販售出去給數據行銷公司,進而產生對立到影響選票。存心架構出的數據影響全世界,就像創造新的世界一般,如片中角色所說,要建構新社會,必須先破壞社會。我非常贊同「Data rights are human rights. 」,除了大眾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保護個資,減少個人資料外洩,政府也需要有完善的法律、配套方案應因數據權的保護,我們處於數位化個人資訊的「權利不對等」情況,有鑑於此,歐盟去年生效的新版個資法增加了人民對於個資的「被遺忘權」,打擊假新聞也是必要、不可少的,假新聞影響選舉實質上嚴重侵害民主,侵害主權。

我認為台灣已經走入這樣的趨向,這幾年,對立的議題大幅增加,很多時候人們會因為網路上的一篇貼文、一個抗爭遊行的邀請而大動肝火,很少人去查證,很多人在跟風。這也反映在這幾場公投及選舉當中,沒有特別站邊哪一黨,但一直有疑惑,曾幾何時,我們將政治人物當成偶像在追?好像我們不在乎政績,不在乎他們的發言或舉動,我們就盲目地推崇。其實我認為台灣人有部分意識到假新聞的存在,我們會說要抵制要查證,但我們沒有可相信的,打開電視我們像被迫在顏色中做選擇(藍綠甚至紅媒),社群媒體充斥新聞農場,是不是該建構一個公平公正的資訊來源?

2. (1) 《動物農莊》:提問問題「結局的造成除了拿破崙的貪腐,驢子的漠視是不是更算是主因? 」我想提問的理由是我認為拿破崙掌權的期間其實出現過多次的破綻,也就是能讓其他動物發現他的目的的事件,起初,也存有許多半信半疑的動物們,但在反對的聲音一一被「清洗」之後,幾乎所有動物都不再有懷疑的想法,羊群更是成為拿破崙堅定的支持者,但驢子一直都不完全相信拿破崙的政權,也親眼目睹了許多不合戒律的事情,可他總是抱持著悲觀的態度,順應任何事的發生,最後反對者即成為當初他們反對的樣子;其實任何動物都有可能成為拿破崙這樣的角色,似乎不能完全說是拿破崙的錯,只要嘗過權力的果實,很少有人能不貪腐,這時,任何明哲保身或者說膽小漠視的動物,是不是也該扛起責任?

(2)蒼蠅王:提問問題「處於亂世,我們需要Ralph還是Jack?」提問理由是因為似乎許多人第一觀後心得就是Ralph是絕對的好人,而Jack則是絕對的壞人,但仔細思考,在那樣的處境,Ralph想建立的文明,是可行的嗎?其實我看到的是,在那荒島上,性別年齡都處於失衡的狀況(通通為男性、青少年及兒童),這似乎就為文明基礎的缺陷,再來,是因為共同目標不同,有的想離開荒島,有的則想吃飽,這使得他們沒辦法成功分工,於是他們無法建構社會。這就回到問題,該想方設法離開荒島還是該取得溫飽?短視近利在社會建構之初是不應該的嗎?
(原想提問Jack是否為絕對的壞人?但記得同學在課堂上已分享過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