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期中考卷

.按照紀錄片《隱私大盜》(The Great Hack, 2019)的觀點,片中描繪和預示了什麼社會趨向何以令人憂慮並應如何積極因應?如果臺灣發生相同趨向,你會同樣感到憂慮?當如何因應?

在個資風暴(台灣譯名)或者是事發當時的新聞中,都出現了同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你的資料比你本人還要值錢」
在社交媒體氾濫的時代中,我們要是不與社交媒體有關,幾乎沒有辦法與世界接軌。然而,如同劍橋分析事件中,在這些便捷底下,其實都隱藏了眾多危機。科技公司透過不同的手段,如心理測驗小遊戲、出入口網站點擊率,來分析各用戶的心理側寫。美其名是為了增加廣告的命中率,實則是對用戶進行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的權力。
這幾年中,台灣的教改議題常占據著新聞版面。然而,比起大家得以警覺的教育,每天接觸的社群網站其實影響莘莘學子更為巨大。這種「我不能決定你怎麼想,但我能決定你想什麼」的權力,我認為影響我們最深的是創造需求的能力。 現在有太多的商品是以前無法想像的商機,像是幫忙排隊買取限定商品,這些需求都與這些社交媒體拖不了干係,人們為了曝光率,科技巨擘們也為了賺錢順水推舟,導致了快時尚興起。因此,這些種種的現象都可以歸根結柢到一個問題,科技公司對於用戶的資訊,究竟在何種使用範圍下才算合理?又或是怎麼樣的方式告知用戶資訊的使用才算恰當,也就是所謂新興人權資訊權的問題。
我認為,在這樣的時空下,要人完全戒除社群媒體,是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法,此外要求大家在使用前詳閱說明書,也不該是解決方法。舉例來說,人們並不會熟讀法律條文,以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事物。而應是透過政府機關的把關,給使用者一個良好的使用環境,讓科技公司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使用資訊,並搭配機制審查其使用方式,如同餐廳衛生稽查等。但在制度尚未健全的環境下,我認為我們確實應該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多加注意他在背景後的資料流動。
但在資訊權之外,還以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大廠的托拉斯現象。各大公司早已佔據我們不只社群媒體的平台,甚至居家、飲食、遊玩等面向。當我們生活中的選項只剩下同一家公司的時候,無論資料的運用方式與否,我們都已經備受到控制。又或者是說,大公司之間的彼此合作,如我們常見的「使用臉書登入某某網站」,是否都淪為公司內部的合理改進使用?
至於操縱民意與選舉,就是政府毫無管制、人民也對於這樣的行為毫無概念時,所導致的恐怖產物。劍橋事件,並非只是一個個案,更是對整個體系的映照。只有我們從源頭做起管控,並給人民洽當的資訊權概念,才是最好的解結方式,而不是因噎廢食拒絕使用。
因此,綜上所述,這樣的狀況其實已經發生在台灣,而且也早已侵蝕我們的生活型態。新興的資訊權利是我們值得去追求與反省的,而究竟科技是來減少人類的負擔,還是增加了人類的需求?政府機關應該早日立法管制這樣的行為,甚至跨國的合作,以給人民一個良好的使用環境。



.請從《蒼蠅王》、《動物農莊》、《一九八四》、《華氏四五一度》等小說,選出兩部,並從中各擇一個角色,各提出一個政治學問題,請說明題旨(WHAT)與提問理由(WHY)(兩部小說,兩個類型人物,兩個政治學問題)。

1.蒼蠅王的Simon

(1)袖手旁觀是不是一種罪?

哲學家艾德蒙.伯克曾說過: 「惡人得勝的唯一條件就是好人袖手旁觀。」
雖然這並不是作者所想闡釋的重點,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值得從小說中映照的問題,也就是袖手旁觀是不是一種罪。我相信每個讀者在讀到賽門的時候,都會認為他是一個團體中的善人,他幫助了需要幫助的孩童,在他人不願意工作時搭建房屋。但他卻離群索居,在樹林中享受自己的寧靜,而最終他似乎也嘗到了自己不選邊站、不干涉的後果。
如同薛丁格的電車難題中,究竟該不該拉下拉桿,使死亡人數從5人降到1人。這是一個很衝突的問題,究竟身為一個人,不想理會國家大事何罪之有?將整個小島搞得烏煙瘴氣的難道不是傑克以及勒夫嗎?確實,以問題的本身來看,可以導出這樣的結論。但當我們不作為的時候,其實早已做出了選擇,選擇無論怎麼樣的結果都可以。我認為,人類是集體的生物,生為公民就都應該對於政治抱持一定的態度。
在高汀的筆下,賽門有著極其詩意的體現,也是他本人在小說中的化身。然而我認為這樣的態度是不可取的,是如同沉默螺旋一般的恐怖。當所有人,或只有少數人願意參與公眾事務時,社會很容易往特定的人或團體傾倒,最終使秩序崩壞。而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因此教育公民對於社會事務有所警語,是必須且必要的。由更多人參與所產出的想法與政策,才會是比較符合公益角度的,而由更多公民檢驗的政策,也會有更好的改進空間。如同上題的劍橋分析事件,亦是由公民所提出並廣為討論的社會議題。而更進一步來說,要是每個公民都有對於社會的概念與想像,那也不會有傑克的非理性出現,自然小島上就不會出現非必要的死傷。

2.動物農莊的拿破崙

(1)差別待遇的界線

如同大法官釋字485號中所說: 憲法平等原則並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關得自得斟酌合理的差別待遇。然而我們看到在動物農莊中,拿破崙使豬隻們過著與其他動物不同的生活。因此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究竟怎麼樣才是合理的差別待遇?甚麼才是真正的平等?
    士農工商中,理所應當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階級,而在共產主義的歷史中,我們也確信了消弭階級的差異,只會使生產力低下而無所作為。然而在現在的資本主義中,1%的人卻掌握了80%的財富,階級差異之大。而其與共產主義唯一的不同是,我們覺得自己有翻身的可能性。
因此,我認為在政策上這是非常困難的議題。其中不只包括政客自己本身亦是特權階級,更重要的是怎麼樣的重分配政策才是公平且妥適?如果我們只是一昧地增加對富人的限制,將只會導致國家的企業出走,經濟成長下降。而如果增加過多的福利政策,亦只會使國民的生產意願下降。然而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假如沒有政策的把關,弱勢族群將沒有翻身之地。
綜上所述,所謂實質平等的範疇究竟是甚麼,其不只包含了價值的取捨問題,更會影響到經濟、政治等層面,我認為是非常難以完善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