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國企業的進駐之下,台灣的地位是一個方便的勞動市場。台灣既有勞工(桃園的工廠)、有懂英文且喜歡英文的人、甘願辛勤工作以及最重要的;台灣人樂意信奉這個號稱在多國企業的體制下持之以恆工作,便可以過上好生活的幻想。雖然這個幻想是如此遙不可及且代價極高,但台灣人卻樂意做這個夢。台灣人視外國來的主管為尊。對於台灣人來說,好的生活與國外習習相關,最好的當然是離開台灣前去先進的西方國家工作、生活,而能加入多國企業是這樣的價值觀下對自己的肯定。這樣的勞動條件對多國企業來說並非無法替代,但確實難以割捨。
台灣人已生活在被壓榨的環境裡太久,以至於對拼命工作也不一定可以溫飽、存活習以為常。能夠活著是一種奢求,一切都得聽憑有錢人、統治者、外國勢力的允許才能安穩。當多國企業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到來時,即被視為是改善生活、翻轉階級的機會。於是台灣人被放到全球的資本主義體系中,為多國企業工作是一種恩典。其結果就是工作佔據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生活都要與作為公司中稱職的齒輪妥協。而曾經台灣人養成的對強者的敢怒不敢言,為了過日子而必須三緘其口,最終變成了對同胞的毫無同情,無論同族、異族都是以公司裡的階級、前程作為標準,無法通過這種審查的是不正常的。並且這樣的價值觀逐漸成為了的生活的全部,曾經因為覺得這樣的生活扭曲而可以選擇歸鄉的人,多國企業逐漸也成為那個家鄉所在。
在這樣的生活中,愛扭曲了,愛成為了工作的附屬,工作上的主管影響到愛人時只能選擇逃離。生活也扭曲了,必須放棄夢想和家庭配合公司才能養得起家庭或給予自己充分的物質生活,而離開多國公司就必須面對社會到處無法提供可以豐盈的工作機會。多國企業的入駐幫助了一些人過起豐衣足食的生活,而其代價是資本取代了愛、生活、正義的標準,以及社會中不再有人關心為什麼這個社會處處充滿絕望,只想奮力擠進那個名為多國企業的希望中。
2.請根據《人鼠之間》、《送報伕》、《牛車》等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設身處地,並善用政治學,撰寫公開信一封(自設收信者與發信緣由),以說服窮苦大眾,切勿自相殘殺,唯有團結友愛,才得改變眼前境況。(評分重點:切題、參照、善用)
致所有願意努力勞動換取改善生活的人們:
各位都是即使痛苦也依舊願意對生活懷抱希望的人們,但如果你們的生活是隨時能夠給予你們絕望,或是能立即剝奪走你們的甫觸及的希望時,你們還願意待在這樣的生活中嗎?如果精心埋首於各種付出勞力,壓縮生活的工作對於改善你們的生活絲毫沒有幫助,你們還願意繼續待在這樣的生活中嗎?如果因為任何與你們不相關的理由,可以將你們的財產、對未來的希望甚至於性命放在桌上交易,只因為其他一些人的利益、情緒要將你們的生活摧毀,你們還願意待在這樣的生活中嗎?
如果你們希望的是能夠經由辛勤的勞動,真正改善生活,追逐夢想,那麼你們就該注意到無論是誘騙保證金的報社老闆、保正、科里等人,都將生活帶向無法實現你們理想的樣子。他們不正是輕易的將你們生活中渺小的希望摧毀的人嗎?他們難道不是欺騙、壓迫造成你們連謀求一個正常勞動的生活都不允許嗎?難道說你們曾經做過像他們一般的壞事嗎?
然而不要被這些壓迫者們限制了你們的眼光,你們該看的是他們為何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而能夠被允許。如果是你們犯下同樣的事情,你們只能夠以人身自由和性命抵罪,而他們卻可以以改善你們的勞動條件、增加福利、道歉、罰錢來抵罪。應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制度允許了有錢人和無產者能有不同被允許做的事情?
因此,各位勤勞的人們,改善生活的可能性是對抗這個體制,而不是那些體制的獲利者裡的皮毛。千萬也不要試著僅關懷自己的生活而勵志成為那些人,因為你們要面對的只是來自更高階級的壓制。那些人應該是你們的盟友而非敵人,將所有願意辛勤工作的人們團結起來吧,讓體制中真正的獲利者感受到是誰著支撐著體制。唯有如此,理想中的生活才會像辛勤卻無法享受成果的人們來臨。
郭兆洋
20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