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期末考題


期末考題
1.《華盛頓大樓》系列(四篇)如何展演了什麼樣的臺灣知識與臺灣人圖像?(評分重點:切題、引證、結構)
答:
   陳映真在「資本主義與西洋文學--文學和社會體制的關係」的演講中提到:1930-1940年代的晚期資本主義,因經濟大蕭條及冷戰造成的對立,使國家的干預更加強大,除了軍備的競賽,跨國公司的出現也使得資本主義跨國化,商品與市場的擴大,形成了一種思想慾望的控制,賣的是「有為者當喝可口可樂」這樣舒適幸福的價值與意識,文化、文學和知識都高度的產業化和商品化,歷史的喪失更讓自我的身分消失,一切都只是形式。
  《華盛頓大樓》系列的四篇,筆者認為皆是以一種「人們厭惡被殖民,卻不斷追求被殖民」的矛盾心情為主軸,映照出在資本主義影響下,人們自願性的成為商品,任人魚肉,再配合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立場,刻畫出當時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外商高」的觀念,和「自我認同」的逐漸消失與尋找自我時的掙扎。
  以《夜行貨車》而言,劉小玲一再被美籍上司性騷擾,在傳統上該是代表「扛起重擔」的其男人林榮平,卻敢怒不敢言,凸顯台灣人與美國人之間的階級關係;詹亦宏對於旁人喚他英文名字的厭惡,和因家中貧苦,父親又被牽連二二八事件,而力爭上游,最終如願進入,整個社會投注欣羨目光的跨國公司,兩者形成強烈對比。三人都是說著英文,在跨國公司工作的「成功人士」,卻也因這份「成功」而被制約。在《上班族的一日》中,在跨國公司工作的黃靜雄,所等待的升遷機會,被美國人的來與不來所左右,想當回自己,卻不知從何當起,最終在機會被美國人所拒絕後,又重新接受了上工的邀請,與在辦公室時和上司爭執的那股傲氣相比,更顯台灣人在當時環境下,為了進入跨國公司,為了使階級得到晉升,而在自我認同最基礎的東西——尊嚴,上做出了讓步,卻不知,在殖民地位居高位,終究是低人一等。《雲》一文中,筆者認為新舊公會的對抗,雖說站在資方角度,不樂見「真正」的工會出現並非不常見(也或許是我們已習慣如此的情況,才將其當成理所當然),但它發生在跨國公司和本土勞工之間時,卻多了一種殖民地人民與母國對抗的味道,結局就和大多革命者的下場一般,有心組織工會者被逼走,「企業的安全和利益,高於人權之上」一句話就壓垮了張維傑一切的信仰,更說明了,在資本主義社會,「利益」才是一切衡量的標準,有形的,無形的,皆是可以被商品化的,人也不例外。末篇《萬商帝君》描寫,陳家齊(外省人代表)、劉福金(本省人代表)、林德旺及其姊素香(無產階級代表),四者之中筆者認為陳家旗與劉福金從一開始對於「台灣」的概念有著自己鮮明的想法,到後來以「成為世界管理者」為目標,把鄉土情懷樂於當作行銷手法,對愛國思想逐漸冷感,便是「在資本主義的擴大下,自我認同逐漸消失」的最好寫照,不論是本省人或外省人都躲不過;林德旺及其姊所代表的無產階級則象徵,當時環境下,最會將外商公司當作上帝的一群人,而達不到的後果就是被淘汰——發瘋。就好似資本主義才是唯一的真理。

2.請根據《人鼠之間》、《送報伕》、《牛車》等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設身處地,並善用政治學,撰寫公開信一封(自設收信者與發信緣由),以說服窮苦大眾,切勿自相殘殺,唯有團結友愛,才得改變眼前境況。(評分重點:切題、參照、善用)
答:
   親愛的被殖民者您們好:
   相信大家對於眼前的生活,共同的目標就是求得溫飽,但今天這封公開信的目的,是想告訴你們一件比沒有自己的土地、比賺不到錢,無顏回去見母親、比貨車的興起更可怕的事——資本主義。
   你們一定不會相信的,你們正深受資本主義的殖民和侵蝕,為了使你們知曉這件事情,在我開始之前,請先想想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是否是想透過「勤奮工作」,擁有更加富裕的生活?若我說的沒錯,那麼你就是資本主義的被殖民者,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之所以能夠推動是因為「金錢動機」,也就是使你們相信這個假象的原因,而假象的背後,是你們為金錢互殘,使競爭高度提升,資產家們為使你們的利用價值能「用的一點不剩」,而不斷追求技術創新,這種種,獲利者到頭來都不是無產階級的你們,而正恰好符合資本主義經濟的弊病——富者恆富,貧者恆貧。
  不追尋金錢,要如何才能讓生活得到改善呢?首先是,作為最容易成為資本主義殖民者的我們——社會底層的我們,要做的是突破資本主義的框架,進入一個階級距離能拉近的體制。承如上段所說,金錢動機為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力,它使人們將「擠身上流」當作目標相互競爭,使得無產階級者為此相殘,而富有者漁翁得利,因此要打破這個循環,我們唯有團結友愛,才能改變現況。就像喬治,殺死雷尼時,所想的不只是要保護他,更多的是怕他又再次毀了「想擁有自己一塊地」的夢想,但他的死除了使喬治空虛,並未幫助他夢想實現;楊君,勤奮、吃苦,形容一個人工作上進的所有正面形容詞,都該用在他身上,但最後他所得到的僅是四元二十五錢,如此的「向上看齊」還不比當25個工人都集結起來不工作,來得好;面對自己的努力被妻子否定,自己的牛車被貨車否定,楊添丁是深知不論做什麼都無用,卻仍努力希望有益處,但正是這個期望「有益處」的想法,導致了妻子的賣身與他的被捕,還不如別在家中相互謾罵、傷害,團結起來度過風雨飄緲的年代。
  資本主義的可怕在於,讓我們以為佔了便宜,事實上,是被整個體制所利用了!期望閱讀完信的諸位被殖民者們,能夠以團結取代相殘,一同步向本就屬於每個人的美好。
                                近期意識到資本主義殖民手段的人 手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